IMG_2447   
這是一個現在不說就很可能會隨時即消逝的故事.

那天晚上我們一起去欣賞了「寶島一村」,一部讓我們一會哭、一會笑的舞台劇, 哭是因為對於時代的無奈與滄殤我們略知一二, 笑是因為和自己的生長背景實在太像,想起了那時候的、那些人、還有發生的那些事, 栩栩如生!

一場意料之內的戲,卻想不到的把我帶回了從前......一如戲裡一場意料之內的戰爭、卻帶給每一個人想不到的未來!

_DSC0072 

民國三十八年左右隨著政府來台的除了軍隊外,還有少數的文職人員,父親就是屬於這種,故宮博物院遷移來台後先在台中復院,民國五十三年搬遷到現在的外雙溪現址,我也在那年出生然後就跟著一起搬來台北,像父親這樣的公務人員分配的不是眷村而是和眷村長得一個樣的「宿舍」,當時應該也是按階級和人口數(有眷和單身)分配,記得當時黨、政、軍警一家親(當時所謂外省族群),基本上我們也把自己跟眷村畫上等號,頂多是多了點「人文」味.(上為小時候的家,現在還在的故宮宿舍)

IMG_1675 

依稀記得當時的生活圈或是親戚朋友也是臭味相投的「廣義的眷村子弟」居多,無論是調皮搗蛋或打架鬧事都是集體行動,大家在一起壯壯聲勢. 對我們這些小孩子而言,那是一個簡單又快樂的年代.

大家都窮、大家都從新開始,大家都有講不完、訴不盡的家鄉風光美事!坦白說在我似懂非懂的懵懂少年時代,多半時候我都覺得這些長輩為何老是聚在一起談從前?然後牛皮越吹越大?有本事打回去不就好了?

_DSC0077 

小小的宿舍像是全世界,每天晚上吃完晚飯,爸爸們就會一起談論「國家大事」和商議「反攻大計」, 媽媽們就會聚在一起聊東家長、西家短的「比較」一番,每天晚上我們家就會上演一樣的「比較戲碼」:「你看看趙小寶如何如何...錢家怎樣怎樣...等等」每天重播一次.

也由於父親們的公職收入實在有限,家家戶戶都想盡辦法增加收入,順便響應了政府的「客廳即工廠」號召. 家家在那年代還真有做不完家庭代工,有的就做點小生意像「饅頭包子」之類,我還記得好一陣子我的頭髮都是隔壁的吳媽媽剪的.

_DSC0073 

雖然每一家像是獨立,卻有好像是所有人都共同住在一個大家庭裡!那種前廳通後院、你家就是我家的日子只能在回憶中拼湊,還有那個神祕的防空洞(上張照片中間突出的就是防空洞入口),永遠是我們小朋友探索的神祕樂園、青春期的約會聖所了...

圖片 2 

就這樣一轉眼地,時代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般一波波的過去了,我們何其有幸剛好躲過了「大江大海」的年代!似乎這世間所有苦難我們的上一代都為我們一肩承擔了!想到父親一人獨自來台,最常聽他感慨說到:「從未想過會一輩子做公務員(軍人)、從沒有想過會在台灣待上一輩子!」,一邊欣賞著寶島一村的演出,我一邊想著:「這是一個現在不說就很可能會隨時即消逝的故事!」,我也應該把它寫下來給我的子子孫孫看看.

我們這一代生在台灣、長在台灣. 絕對是百分之百的台灣人了,身上帶著上一代人想不到的歷史偶然與必然,落地生根!沒有這些偶然與必然,我們哪來這麼「在地」的天津包子?

(看完寶島一村,表演工作坊貼心的發給每一位觀眾一個天津包子)

arrow
arrow

    Woo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